分析:阿里CEO张勇解密新零售

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处于商业变革的洪流之中。在互联网的部分领域,中国已走在全球前沿。

互联网消费行业,便是中国企业发挥创新精神,通过技术和商业的结合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并创造巨大市场机会的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花名“逍遥子”)对此感慨良深:“在零售领域,特别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我想,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近代几百年,(在商业上)站在世界之巅。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和商业的结合,去改变社会,造福社会。我想这是我们今天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巨大时代的机会。”

作为中国零售电商的开拓者,阿里巴巴已经一路走过了18年。在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市值屡创新高时,阿里巴巴却同历史上那些伟大企业一样,不停地进行自我革新。

2016年年底,阿里巴巴创造的“新零售”这个名词,逐渐成为“网红”。马云的观点是:“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一说。”

这番话,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但是,随着有“新零售第一标杆”之称的盒马鲜生的广受好评,随着无人便利店的开花结果,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向新零售形态升级,风向开始变了。

大家发现,新零售并非一个博人眼球的概念,而是在电子商务增速放缓、消费者需求升级、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的形势下,诞生的一种更新的商业形态,一种极具前瞻性的商业理念,一种可能如同当初电子商务一样再次改变零售行业的全新生态。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告诫企业,需要在每隔6~12个月就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不过,我们要打开的,是新零售企业的天窗。在新零售业态开始曼延之际,我们采访了一部分已经应用新零售理念的商家,也采访了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听一听他如何亲身解密新零售的内涵。我们期待通过对这些身处浪潮之巅的经历者的记录,折射出这个时代伟大商业创新的特质。

新零售的降生

作为中国最大电商公司的掌舵者,张勇即将迎来在阿里巴巴的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的8月29日,他完成了在盛大的最后一次财报发布,次日就加盟阿里巴巴,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一职。

10年时间,张勇的职位一步步升至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这10年,也是阿里巴巴狂飙猛进的10年。10年来,阿里巴巴的业务全面开花结果,电商、支付、物流等在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阿里巴巴的市值也一再攀上新高。

即便从市值、影响力、业务范围上讲,阿里巴巴都堪称“巨大”,但阿里巴巴仍然一直以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驱动力。

“如果10年以后,阿里的主营业务还只是今天这些业务,那我们就大事不妙了。你要有新的业务出来,甚至更重要的业务出来,这是我们整个发展更重要的东西。”张勇说。

新零售,便是张勇所指“更重要的业务”。这个“网红”词语的出现,源自于一次脑洞大开。

张勇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回忆说:“去年10月,我与马老师(马云)聊天,聊着聊着,马老师就蹦出了‘新零售’这个词。”

在张勇眼中,马云对未来有很多畅想,擅长总结,擅于将未来的趋势和业务的发展高度总结起来,新零售一词的出现就是如此。

实际上,马云做出纯电商时代行将结束的判断背后,有着一番深思熟虑。电子商务目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商机不是简单地把电商比例变成20%或30%,而是应该用长远的目光看,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上,把剩下的80%多的生意,全部数字化。

的确,相比整个商业而言,电商只是一门“小生意”。况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这个曾经的新业态,开始进入疲软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分别为2.8万亿元、3.88万亿元和5.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7%、33.3%和26.2%,增速放缓态势明显。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阿里巴巴领先一步提出了新零售。在阿里巴巴看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多万亿元,与其盯着线上,不如看看急需拥抱互联网、急需数据化的线下,帮助他们发展,做更大的生意。

如果说天马行空的马云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者,那么,心思缜密的张勇,就是新零售的阐释者和实践者。事实上,以“先做后说”为行事准则的张勇,在新零售一词出现之前,已经带领阿里巴巴在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新探索。

“我们所有的方法论都是从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不是一套方法论被写下来,然后再执行。这是没有的,不存在这样的神仙可以这么去写。”张勇说。

早在2015年,张勇就与同为上海人的侯毅,在喝了无数杯咖啡,唾沫飞溅的情景下,碰撞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商业模式。随后在阿里巴巴的孵化与支持下,最终诞生了零售行业的一个新物种,并且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的标杆之作,这就是盒马鲜生。

 第一标杆

2015年初,物流行业的“老炮儿”侯毅回到了上海老家。一天,他与老乡张勇相约在咖啡馆见面,两人相谈甚欢。

张勇告诉侯毅,想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作为一名资深吃货、有着20年物流经验的程序员,侯毅稍加思索,就认定可以从生鲜品类突破,并且要从线下开始做,然后通过数据将线上和线下打通。

侯毅选中的生鲜品类,被誉为电商领域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各大电商公司此前向这个领域不断挺进,但最终由于物流成本高均铩羽而归。侯毅的想法算是另辟蹊径,如果模式跑通,意义巨大。张勇听完后,当场就决定支持他。

“当天碰撞出原型后,我们谈了很多刚性标准,要做到这样必须要实现这几个东西。”张勇回忆,这几个刚性标准主要涉及4个方面:第一是线上交易要大于线下;第二是线上每天的单店订单量要做到5000单以上;第三是App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能够独立生存;第四是在冷链物流成本可控的背景下,实现可控范围内30分钟送达。

商定之后,侯毅便回去招兵买马组建团队,2015年3月,盒马鲜生正式成立。一开始团队只有7人,随后增加到18人。这不仅与阿里巴巴初期的“十八罗汉”故事相呼应,而且,盒马鲜生还沿用了阿里巴巴的花名文化,张勇就习惯叫侯毅的花名“老菜”。

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张勇与侯毅经常见面,平均每个月都会见上一两次,深度探讨项目的进展,调整发展策略。

在张勇与侯毅的多次碰撞中,盒马鲜生的发展标准变得越来越清晰,比如要做到5个方面的统一:统一会员、统一库存、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然后,再按照这些标准去设立具体的运营流程。

实现5个统一,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好在侯毅本身是软件工程师出身,又有多年的物流经验,外加有阿里巴巴的系统研发团队做支持,盒马鲜生的地基——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终于在9个月之后做出来了。

“跑通全流程后,很令人震撼。别人想打造这套系统,至少要花两年时间。”侯毅说。

在系统跑通的同时,盒马鲜生的首家门店也进入到落地阶段。2016年1月15日,第一家店在上海金桥广场开业了。

一般的企业都会对首家店给予高度重视,但盒马鲜生却相反,非常低调。开业当天,既没有剪彩,也没有任何宣传。这么做的原因是,虽然盒马鲜生的模式超前,但会不会被市场认可,还是一个问号。越低调,就越不容易引人注目,若出现问题,可以在不受干扰的背景下调整。

“一开始最好不要有太多关注,因为一方面盒马系统在开业前3天才上线,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另一方面,该店要求顾客下载盒马App,还必须用支付宝付款,不知道用户会不会接受。”侯毅说。

后来的结果证明用户喜欢这个新业态。消费者进入盒马鲜生,先下载一个App,然后可以自行选购海鲜、蔬菜等各种新鲜食材,选完后可通过App结账,也可通过自助收银机埋单;如果不想将食材带回家,可以在店内加工,有宽敞干净的区域可供用餐。整个过程人员参与少,自动化程度高。如果家在附近3公里以内,可以在盒马鲜生App上下单,30分钟选购的商品就能送货上门。

盒马鲜生的后台就是仓储,可以随时根据前台销售情况补充商品,或直接从仓储送货上门。而盒马根据会员的购物行为,可以精准分析会员的日常购物习惯,调整品类做精准营销,进而提供更优化的服务。

虽然盒马鲜生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饮店,也不是菜市场,但却具备包括上述业态在内的所有功能,是超市加餐饮加便利店加菜市场加物流的复合功能体。

消费者的追捧,使得盒马鲜生首家店的客流量越来越大。到2016年4月,其周末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开业时的10倍左右。华泰证券研究的报告显示,这家店开业第一年的营业额约为2.5亿元,坪效约5.6万元,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更夸张的是,甚至有消费者为了享受盒马鲜生的服务,开始考虑购买“盒区房”。

盒马鲜生首家店开业5个月后,张勇曾低调去考察过一次,发现盒马的复购率、转化率等指标远高于传统电商,甚为欣喜,这表明盒马鲜生模式走得通。

此后,盒马鲜生加快了复制速度,截至今年7月,已在北京、上海、宁波开了13家门店。

作为中国新零售第一样本,盒马鲜生渐渐成为一个十足的网红。过去1年来,不光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同行们争相去学习,连星巴克的掌门人霍华德·舒尔茨也现身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进行考察。在零售行业的大大小小会议上,盒马鲜生也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

一些行动迅速的同行们,开始跟进推出类似的业态。如美团跟进布局掌鱼生鲜、苏宁推出“苏鲜生”、百联着手打造RISO系食、永辉大力发展“超级物种”、大润发推出“飞牛优鲜”,连B2C电商本来生活也跟进布局线下,探索一体化发展。

张勇表示,盒马鲜生推出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数据驱动,完成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技术的完美融合,从而带来生鲜商品3公里30分钟快递到家的极致服务体验。

3公里30分钟,这两个数字背后,经过了严格的测算。侯毅说,30分钟是一个人生活当中随机时间的极限。消费者购物后,多数希望在30分钟内拿到货。距离门店3公里以内的消费者在App下单后,盒马鲜生会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实现“人、货、场”三者之间的最优匹配,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设置3公里的范围限制,除了时间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成本控制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生鲜电商难就难在需要构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如果没有,商品的损耗会很高,但是采用了,配送成本又会上升。而3公里的范围,可以用常温配送替代冷链物流配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尽管盒马鲜生如此受欢迎,但阿里巴巴一直没有公开承认与它的关系。直到今年7月14日,马云和张勇一同现身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品尝了一番龙虾、帝王蟹等海鲜。临走前,还打包了小龙虾以及盒马鲜生自制的配料醋。

3天后,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宣称,盒马鲜生是其在新零售领域探索了两年的项目,它不仅是阿里巴巴探索新零售的主阵地之一,还是中国新零售业态中首家实现规模化盈利的标杆。

由于模式独特,借着科技创新、数据驱动、线上线下一体的运营思路,加上给用户带来的极致体验,盒马鲜生的数据表现颇为靓丽。截至今年7月,盒马鲜生用户月均购买4.5次;坪效是传统超市的3~5倍,每平方米为5万元;线上商品转化率是传统电商的10~15倍,为35%。开业半年以上的门店,均已经实现单店盈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盒马鲜生这个新零售样本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新零售并不是一句口号,它在真正落地后确实能带来颠覆性改变,不仅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还重构了超市业态,大幅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张勇认为,除了超市领域外,咖啡店、便利店、母婴店等各种零售业态,都有重构的机会,只有重构才能创造新的东西。阿里巴巴的愿景是,将创新做出来,再与合作伙伴合作,帮助别人升级。

“阿里做盒马鲜生,并不是要占领中国的生鲜销售,而是要唤起零售行业的惊醒。”马云说。

据了解,目前盒马鲜生已经通过联营等方式,对外开放其新零售能力,宁波店就由三江购物负责日常运营。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20%以上门店实现联营合作。

新百货试验

除了超市领域的盒马生鲜之外,阿里巴巴的另一块新零售试验田,是百货业。

“如果说阿里巴巴是空军,那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陆军伙伴形成一体化力量,这个陆军伙伴就是银泰。”张勇说。

在互联网飓风的席卷之下,百货业急需变革。阿里巴巴找到银泰这支线下的“陆军”,以此弥补自身只做线上电商的基因短板。

之所以选择银泰,一方面,因为两家都是浙商,大本营同在杭州,沟通起来方便;另一方面,马云与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商业理念也一致,成功概率高。

双方的首次合作,远在新零售概念诞生之前。2013年5月,阿里和银泰共同出资设立菜鸟网络,想要实现全国各地24小时送达的极致物流配送体验。其中,阿里巴巴是第一大股东持股43%,银泰占股32%。

5个月以后,双方达成战略合作,银泰商业35家实体店全面参与“双11”,试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后,双方又联手推出银泰宝、喵货等多个全渠道融合创新产品。

由于这些合作的进展颇为顺利,10个月后,双方感情再度升温,开始进行资本层面的合作。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宣布用53.7亿港元战略投资银泰,双方将全面打通会员、支付、商品体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基础设施。这个时候,新零售的雏形已经出现。

2015年5月初,在多数同行还在想着怎么布局线上时,阿里巴巴与银泰携手推出又一款重磅新品——逛街神器“喵街”。这款产品对所有商业实体开放,阿里巴巴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基于位置信息向顾客提供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如导购、促销、停车等,帮助实体商家更好地服务顾客。

彼时,中国百货业已经持续多年下滑,销售额放缓,盈利能力下降,从业人员减少,关店潮频繁见诸报端。而阿里巴巴与银泰所做的探索,毫无疑问是领先于行业的。

但仅仅资本层面合作,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的发展,十几天后,沈国军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主动放权。5月18日,银泰商业宣布,沈国军辞去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一职,将银泰商业未来的发展交到了张勇手里,由张勇接任。

此举表明银泰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深进一步加深。资本市场对此颇为看好,当日银泰商业的股价大涨20%。

张勇同时掌舵阿里巴巴和银泰商业,一方面能更好地做顶层设计规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战略的及时落地和调整。1个多月后,张勇首次以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公开亮相,对外宣布阿里巴巴与银泰商业将全面融合,银泰将成为阿里整合线上线下的主力战斗舰。

“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力量,把传统百货从‘坐商’变成‘行商’,推动银泰转型升级,做到比消费者还要了解他们自己,为他们创造惊喜。”张勇说。

此时,张勇已将银泰当成重构百货业的一把利器。为了将这把利器打磨得更锋利,2016年6月底,阿里巴巴宣布完成对银泰商业的换股,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2017年5月,进一步完成对银泰商业的私有化,以便轻装上任完成“旧城改造”。

银泰商业CEO陈晓东说:“私有化后,不用每件事都走程序,不用盯着每个季度的KPI,看今天做的事对这个月有没有好处。看得远,新零售的进展就加快了。”

在今年7月的银泰三位一体大会上,张勇表示,零售只有与科技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催生新零售。过去几年,银泰就是按照这个路线前进的。

数字化,是阿里巴巴重构银泰的法宝,也是银泰新零售改造的主线。银泰最先完成的是会员的数字化,截至目前,其会员体系已与天猫、淘宝进行打通,能够做到对消费者的可触达、可识别、可运营,接下来还将与支付宝进行打通。

“会员数字化后可以做很多事情。”陈晓东介绍说,第一,原来百货店都是单向传播,现在可以与每一个顾客互动;第二,通过精准画像,百货店可以了解顾客过去的购物喜好,找准他还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第三,可以把顾客分层,更精准、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完成会员的数字化后,目前银泰正在进行商品的数字化,以便通过对货的洞察,完成人货的自动匹配,提高运营效率。

“百货店商品的数字化是最难的。”陈晓东直言。因为不同于超市只有几千个SKU,百货店一个季度就有几千万个SKU,如果每个商品都按照拍照、修图、上传、分类,搬到网上,按照一个10元计算,成本惊人。目前银泰正在加班加点想办法,完成商品的数字化。

张勇表示,今天阿里重新定义百货,就是要完成人、货、场的数字化,将每个人在一个场内所有的动线,比如什么时候摸了什么商品、在哪里摸的,用数字化进行呈现,最终完成场景的重构。

中国百货业过去30年的辉煌史,是地产的辉煌史,百货店不经营货品,只收取租金。陈晓东说:“原来百货业的盈利模式是收租金,我们是甲方,商家们是乙方,这不对。世界上唯一的甲方就是买东西的人——顾客,其他的都是乙方。这是双乙方的概念,百货店与商家要形成利益共同体,去为顾客服务。”

如今消费者走进银泰,会感觉出与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消费者去百货店,只能现场购物,相中的商品断货、缺号时,只能遗憾离开。现在不同了,在银泰,消费者可以将任何一件相中的商品放进天猫购物车,随时随地购买,再也不受限制。通过天猫,银泰已将商品卖向了全国,目前浙江银泰有70%的订单来自省外。

新零售一方面在给银泰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还在帮助天猫、淘宝“下凡”。张勇说:“很多淘宝、天猫店没有线下店,独自开成本高,我们也不愿意,太传统。因此我们和银泰联手做了集合店,把整个价值关系链重构。这样我觉得挺好。”

张勇点赞的集合店,名为ONMINE。这是一家零食体验店,2017年6月开业,首家店位于浙江杭州中大银泰城,店铺面积200多平方米,货架只占三分之一,店内设置了大量休息区,提供免费试吃。零食主要从天猫上精选而来,商品数据与天猫实时共享,线上线下同款同时同价。

ONMINE开业当天就实现无现金交易比例达90%,顾客还可以选择扫码购、快递到家的服务。

除了零食品类外,银泰还联手天猫在家居、饰品等品类上做一些新探索,双方2016年年底在浙江杭州银泰武林店开设了家居体验店——生活选集。店内所有商品均来自天猫,用大数据按照周边人群的定位挑选而来,店内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与传统家居店不同的是,在生活选集,消费者看中任何一件商品,可以随时掏出手机在天猫上下单,免去排队结账的烦恼,也可以选择在店内自提,还可以选择快递到家。

陈晓东介绍说:“这两个体验店,均由银泰创新小组完成。不同于传统部门,小组成员均是合伙人。这么设置的原因是为了通过小单元激发团队的创新精神。”

种种变化已经说明,银泰的“旧城改造”正在朝着理想的状态一步步迈进。现在的银泰,已经告别过去商业地产经营思维,切实在为消费者和商家服务。

赋能千万商家

新零售大潮席卷而来,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开始主动拥抱变化,投身于新零售世界。年过半百的应连平,就是其中一个。

2015年9月,作为卡西欧手表在中国的最大代理商,应连平遇到了烦心事,卡西欧手表在中国的销量开始放缓,他在中国所开的150多家门店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应连平意识到,再不求变,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日子会更难过。为此,他到处寻求良策,最后找到天猫这个突破口,组建电商团队,天猫店月销售额1年内从2万元涨到298万元。

不久后,当听说马云要弄新零售,他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当即决定要参与其中。在2016年下半年开出第一家智慧卡西欧店后,舍得投入的应连平随即决定要把浙江银泰武林店的专柜也要改造一番。

这家店于今年5月20日改造完成。与其他专柜的最大不同是,店内加入了一块“虚拟表墙”。“这个屏幕墙花了十五六万元,采用了AI、传感、红外线等多种黑科技。”应连平说。

“虚拟表墙”成为了应连平的卡西欧店大放异彩的关键。过去,受专柜面积限制,应连平的卡西欧店只能展示800种手表。“虚拟表墙”出现后,极大地丰富了SKU,消费者动动手指,就可以选购所有卡西欧手表。

展示商品只是其中一项功能,“虚拟表墙”还可以与消费者现场互动、现场H5分享,并且与天猫的数据进行打通,能够知晓消费者的行为轨迹,判断对商品的喜爱度,做出精准推送。

由于“虚拟表墙”与天猫结合,实现了顾客的可追踪,应连平再也不担心顾客不买就离开。“通过天猫后台,我们发现有5%的顾客之前在实体店体验过。”

卡西欧银泰武林店5月重装开业以来,销售额和销量均取得了两三倍的增长,这让应连平笑得合不拢嘴,他决定马上把上海的专柜也改造一番。

进行新零售升级的决定,给应连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过去一年他见的人突然暴增,比过去10年还要多,其中不乏张勇、陈晓东这样的知名人物。很多人都是来参观学习的。

阿里巴巴内部最早试验新零售的品类,是服装。阿里天猫服饰事业部总经理周文芳表示,与其他行业不同,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很强,行业最大的困扰是库存。如果衣服当季卖不掉就会产生库存,积压现金流,新零售就是要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周文芳透露,为了解决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阿里巴巴投入很多技术和精力,以打通品牌商线上与线下的库存、门店与仓库的库存以及门店与线上的库存。

据了解,过去服装品牌商会在各地设置仓库,但想要跨区调货成本很高,时间也很长。如果某一个品牌线上的服装卖完了,要补货也很难。而阿里巴巴通过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库存共享,线上下单可通过当地门店就近配送,大幅节省了物流成本。

周文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不少品牌商运用阿里巴巴的技术,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发展,最终拉动店铺销售翻倍增长,最关键的是可以降低库存。一些合作的品牌,商品售罄率从原来的50%上升到90%,商品流转速度大大提高。

优衣库是与阿里巴巴合作最为典型的服装品牌。2009年入驻天猫后,优衣库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后者帮其提供分单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门店管理系统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商品通,最终缩短了线上购物所需等待的物流时间,给优衣库带来很大增量。

近几年,优衣库已多次夺得“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服装品类商家冠军。此外,天猫大数据选址技术还将指导优衣库2020年布局1000家门店的计划。

此外,天猫还与品牌商实现会员通,让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享受同样的权益和服务。周文芳表示,一个消费者不管是去品牌商的门店还是去旗舰店,他过去的购物喜好、消费水平,都可以被沉淀下来,不仅可以帮助快速达成交易,给其呈现所需即所购,还可以用于新品开发和客群营销。

雅诗兰黛与天猫的新零售探索,则是应用黑科技,上线了虚拟“试妆台”。阿里巴巴通过提供虚拟现实技术,给线上消费者带来动态彩妆试用体验,即便消费者在偏远的郊区,也可以不受文字和图片的限制,实时与美容顾问互动。

而无人零售场景的构建,是阿里巴巴新零售“人、货、场”重构中颇为重要的一环。今年7月,阿里巴巴无人店“淘咖啡”首次亮相后,就成为一个十足的网红,引发无数关注。

在这个200平方米的无人店内,顾客通过扫手机淘宝上的二维码进入,选好商品后可以直接带出大门,支付宝会自动扣款。短短5天时间,共有6千人进入无人店“淘咖啡”体验,产生7千笔订单。

张勇体验后说:“这完全是团队做的创新项目,我自己也试了下,是非常好的尝试。”

他认为,无人店是新零售的一个方向,长期看,会给用户体验带来变化,自助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场”的重构。

当前,无人店项目团队已经纳入“天猫新零售战略大图”,并低调进驻阿里巴巴“新零售技术实验室”,研究更大客流量、更复杂的无人零售场景。

张勇表示,新零售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点,是商家已经不把互联网看成一个销售通路,开始走向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方向经营,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为了让商家全面拥抱新零售,阿里巴巴将扮演好基础设施的角色。

“新零售虽然只有3个字,但影响会是巨大的。”张勇说,新零售会给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拥抱变化、拥抱技术、拥抱未来的零售商,将会焕发新春。

        电商宝商家社区 - 做电商,用电商宝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0 条评论

发表我的观点

取消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