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双11过后接手优化的店铺,店主双11前冲了一波淘客,想借助淘客的销量卡到位置,但店主没有后招了,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淘客冲销量抢排名,其实淘客冲的销量带来的权重是微乎其微的,淘客冲量唯一的目的就是“销量”,卡销量排序。如果你想靠着这个去卡综合排序获得大批的流量,只能说你不太熟悉淘宝权重的算法。因为不好意说你天真、傻*之类的词,要不然你会觉得二师兄很没品位。


其实店铺问题很简单,但大部分人都是当局者迷,问题就在眼前就是分析不出来。淘客已经把销量拉起来了,至少你销量排序是有位置的(确认收货催的越快,位置走的越快),是不是拉动这你搜索流量是有一个增速的,只要有增速就会有加权,此时你要做的就是让加权加的更快一点就好了,你的时间只有30天,超过30天淘客的确认收获已经不起作用了,其实真正的冲刺时间只有15天,15天默认确认收货,增速一定是最快的。此时优化直通车,比你旱地拔葱式的直接推绝对节省很多费用(相当于淘客亏的钱是为了直通车亏的,这么想你心理会舒服很多,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稳的把直通车拉上去,把手淘搜索流量拉出来。SO……第一步就要从优化直通车计划开始:


有时候人认清自己的实力比了解对手还要重要,选择关键词核心原则就是门当户对。你这个时候就是小瘪三,能找到个妓女就不错了。别想着直接干类目大词,当你从小瘪三变成强哥、力哥之流的时候再迎娶白富美。
找到媳妇(关键词)后,需要优化优化你的窝(整个计划):

4个流量端口只开移动一个,这个就算免费赠送给你们的,自己琢磨原理去,如果你能把这个原理琢磨出来,直通车算是真正入门了。


如果你刷了一部分,那就不准了,可以退而求其次把生意参谋人群画像的城市前60名选进去。




此时,算是第一步工作宣告成功。第一步工作重心就是点击率,转化率能达到行业平均就可以了,但点击率一定要高于行业平均,行业平均是6%左右的点击率,我们点击率优化到了1.5倍左右,别以为这个很高,不优化到这个点击率,你很难把扣费降下来,因为跟你一起拼杀的店铺都是超过行业平均点击率的,这是现实。转化率比行业平均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凑合推吧!!
第二步重点工作就是优化转化率,点击率差强人意,也实在优化不到行业2-3倍的理想数值了,时间又比较紧迫只能硬着头皮上。但转化率一定要干上来,否则冲上去也守不住位置。我们算出目标对手的转化率是7.3%,但客单价是比我们高的,最终算出来我们必须转化率超过10%,冲上去之后才能守住。
PS:很多童鞋,都是不太管这些细节,只顾着死命冲,冲上去之后的问题没想透彻。正确的思路是先想着怎么守住位置,并且把数据指标优化到,再冲上去。
这里还有个小的变数,此时,你已经不是小瘪三了,可以选个大一点的词推了。我们把类目大词“核桃”提上来,一天数据跑完,发现扣费还行,点击转化数据也和其它词差不多,这就达到目的了。
这里重点的是转化率问题。我们来好好谈谈这件事……
请童鞋们记住一句话: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但只有冲动才能产生购买行为。
举例:女人上街买化妆品,结果你发现她给老公买了件风衣回来,给儿子买了个套装,给婆婆买了件围巾,还有2双袜子放在手提袋里面,但她的化妆品呢?忘了……因为商场风衣大减价清仓,儿童套装是买一套送价值380的围巾,扫描二维码送袜子……聪明的你应该懂我说的意思。
能进详情页的流量,每一个都是有购买动机的,没有购买动机的不会点进来,除非点错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你要做的页面就是让他产生冲动。除了减价、清仓、满减、买赠……等促销政策可以产生冲动之外。落差也可以产生冲动!
什么叫落差?
铅球放在地上你不会害怕他,但铅球悬在你头顶半米的地方你还不害怕?为什么?……这叫势能(应该是初中学过的理论)。同理,放在买卖上也是一样。380买个普通的包包,你会犹豫纠结半天要不要买,可能还会收藏+购等促销,等个十天半个月,也许你都会忘掉当时想买。如果380卖给你的是LV的经典款包包,仅此一件,你会不会马上头脑充血,直接下单?这就叫势能,就叫落差!!
那产品如何让用户产生心理落差?
不同类目不同类型的产品产生心理落差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A.女装:大家都想花小钱买大牌,公认的是觉得高端杂志上的衣服就是贵的,就是好的,如果你拍的片子就是杂志上那种感觉,她潜意识就会联想到高档杂志上面的款,对你的价格比较就会直接想到某某大牌款,如果你的产品造型和风格也是很相像的话,恭喜你,绝对财运来了,转化率一定很高。这就是N多仿大牌模式成功店铺的核心精髓。
B.3C数码产品:为什么苹果5出来还贵,你不买4去买5;苹果6比5贵,新机出来就马上就想把5换掉……以此类推。大家还是向往科技改变生活的,就是科技感!!所有做3C数码产品的甚至做电器的都在追求科技感,科技感的页面,小狗电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信你们可以去看,他的科技感、炫酷感是不是最强的。
C.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新鲜农产品?……NO!还记得风靡全网的茶叶老农吗?“我是茶叶老农,不懂PS……”超级高的点击率!!!我还记得小时候喜欢吃的“乡巴佬”鸡蛋,估计现在这个品牌还在,只是我很少买了。同期跟他竞争的N多品牌,为什么“乡巴佬”一直火到今天?—–因为他“土”、“乡土气息浓”……
刚巧,我这个小弟子卖的是核桃,抛开那些绿色、新鲜….理念,好好把乡土气息做出来。
举例:一个年迈的老太太手捧着核桃,手上还长满辛勤劳作的老茧,和不满岁月痕迹的皱纹,有些还裂开了,缠上创可贴,手指甲中间还带着田地里的泥巴……你能想象这个画面吗?
以下是他自由发挥的作品剪辑:















0 条评论